语法化
“语法化”(grammaticalization)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、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,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“实词虚化”。
为什么重视语法化研究? ——沈家煊《“语法化”研究综观》
-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生成语法都把语言看作是一个自足的系统,然而语法化现象却表明,语言并非自足的系统,与语言外的因素,例如认知密不可分。认知语言学
- Eg 他在厨房→他在做饭。“在”从空间到表时间,是因为人的认知总是从空间转移到时间。
- 结构主义语言学从索绪尔就严格区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,但实际上有许多共时现象离开了历时因素就解释不清。
- 建立在真值条件上的语义学无法对语义现象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
- “I see the cat on the mat", “I see what you mean" ,两个“ see ” 之 间并没有什么共同的 “客观的”真值条件。 “看见” 是视觉神经的反应,“懂”不一定依赖视觉, 一个蒙住双眼的人仍然可以说后面那句话。 但是为什么“see ”可以有“懂”的意思 , …kick,sit,smell ” 这些词就没有呢? 如 果不从词义的虚化或引申规律上 来考虑也不会找到答案。